close

 

跟中華職棒年紀相仿的我,從小就是跟著家人看棒球長大。
從家人的口中,我漸漸的勾勒出過去棒球在台灣人心目中的地位。
只可惜,那些感動我無法親身體會,也很難想像過去全台灣瘋棒球的熱潮。

在成長的過程中,棒球一直是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。

國三時,午休時用外套蓋住頭,即使沒有電視機,也要透過廣播即時收聽第一屆世界棒球經典賽的台韓戰。
高一時,校慶排練時,偷偷把收音機藏在口袋裡,冒著被教官抓包的風險也在所不惜,就為了掌握洲際盃的最新賽況。
高三時,我一樣利用午休時間偷用電腦看比賽,但看的卻是經典賽日韓冠軍戰。

永遠無法忘懷,四年前的暑假,2008年8月15日。
在高三暑輔期間,全班擠在教室前的電腦看比賽,隔壁班甚至直接用大螢幕播放出來。
九局上追平比數、12局上大幅超前比數,大家一同振奮的歡呼吶喊,以為勝利即將入袋,
卻在12局下發生了如此令人錯愕的結局…
雷聲大作、雨水無情的落下,似乎連老天爺也在為我們哭泣。

在2008年年初,八搶三的資格賽中,曾經舉國歡騰,
藉由國際賽事,彷彿又讓臺灣人團結在一起了。
無法到場支持,卻也在電視機前守場一場場的直播,落下了一滴滴感動的淚水。

然後才相隔幾個月,這一切卻又風雲變色。

還記得多年前,過年期間緯來總會重播一些精采的國際賽事,
2003年亞錦賽的「又是高志綱」,正是令大家津津樂道的一個畫面,
我也總愛看這些比賽,來彌補我不曾參與到的過去。

但曾幾何時,我只能透過回憶來尋找台灣棒球帶給我的感動。

因為一次又一次的假球案,一次又一次的對中華職棒造成了重傷害。
許多球員因為貪圖錢財、美色,背叛了自己的職業、使命,以及球迷。

政府的政策,就像船過水無痕一般,喊出的口號,沒有達到實質的成效。
簽賭案的幕後黑手,卻能繼續逍遙法外。

無心經營的球團,傷害著球員的棒球生命,也正侵蝕著整個中華職棒圈。
看著那些曾經擁有輝煌戰果的國手,褪下了國家隊的戰袍,卻又跌落谷底,喪失了光環。

在中華職棒裡,對於球員的保障不足,即使近年來有球員工會的成立,
但有些球團卻不願正視這些問題,二軍制度無法徹底落實,
為了比賽而比賽,卻常有選手不足,導致投手兼野手、野手兼投手的情形層出不窮,
無法真正達到練兵效果,也無法提供一軍充足的即戰力。

起初承諾不找洋將節省的經費,會回饋給本土球員,
現在又以減薪30%作為威脅,完全自打嘴巴,是該如何取信於球員?

事實擺在眼前,純本土政策,已經證明是一個荒謬的決策,
難道要到球迷完全流失的那一天,球團高層才會徹底覺悟嗎?

缺乏清楚的投手分工及定位,「全員先發中」,這是應該發生在一個職業球隊的狀況嗎?
令人摸不著頭緒的教練團人事調度,讓曾經也是人氣球隊的興農牛,再也無法翻身。
看台上稀稀落落的球迷,每每在電視機前看到堅守崗位的興農啦啦隊,也讓人感到心酸。
這就是球團高層想要的嗎?

我現在仍然會抽空進場觀賞中華職棒的賽事,但每每看到看台上空蕩蕩的人數,
雖然加油棒敲擊的聲音、大鼓的節奏、啦啦隊的吶喊聲,還是可以填滿整個球場,
但,卻填補不了空虛的心。

許多時候,我也懷疑中華職棒還能走多久,
我喜歡的球員,還能穿著這套球衣在球場上奮鬥多久,
好多的未知數,讓我常常把自己進場看的比賽,都當做最後一場比賽。

無法徹底的根除假球,就無法完全找回球迷對中華職棒的信心。
看到守備發生低級失誤,還是會不禁讓人往不好的地方想。
有些人聽到我還會進場看中華職棒,也會對我冷言冷語,
甚至很多人對於中華職棒的印象,就跟「假球聯盟」畫上了等號。

中華職棒的經營狀況每況愈下,
今年到目前為止,只有開幕戰、明星賽以及企業包場可以算是滿場,
進場人數逐年減少希望政府單位能正視這個問題,讓有心經營的企業願意參與中華職棒。
加強球場軟硬體設施的維護,還給球迷一個真正「乾淨」的看球環境。

否則單靠球迷的熱情,總有一天將會燃燒殆盡,無法支撐下去的。

最後我還是想說聲:「台灣棒球,加油!」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ori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